●社會治安風險、動態預警技術和公共場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實現技術創新
●構建了相應的數學模型,編制了輔助軟件系統
●開發了可信視頻數據采集設備、非制冷遠紅外熱成像設備和集成控制平臺
●部分課題成果已經在寧夏銀川、江蘇南京等地的公安機關實施
記者日前從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獲悉,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社會治安動態預警、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項目進入收獲階段,目前該項目7個課題圓滿完成研究任務,解決了一批困擾大規模、集成型、聯網型的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安全技術防范領域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應用方面的新突破。
據介紹,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社會人、財、物的流動性日益增大,跨地區犯罪、跳躍式作案成為各類犯罪活動的顯著特點,加之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等新科技手段的飛速發展,各類犯罪活動日益呈現專業化、智能化、動態化、組織化的趨勢,公安機關在治安防范和打擊犯罪方面面臨新的嚴峻挑戰,迫切需要建立“以動制動”、“防患未然”、“先發制敵”的公安工作新機制。
著眼于公安工作的這一重大需求,2006年公安部申報的科技攻關項目“社會治安動態預警、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項目被科技部列入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該項目共設置了“社會治安風險、動態預警技術研究”、“典型社會公共場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關鍵技術研究”、“社會治安動態監測、預警防范、綜合處置系統集成平臺應用技術研究與示范”、“視頻數據采集應用技術研究”、“社會治安動態防范系統中的信息傳輸、交換應用技術研究”、“社會治安動態防范系統中視頻圖像的智能分析處理應用技術研究”、“社會治安動態防范系統中生物特征識別應用技術研究”7個課題,分別包含了安全技術防范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究、軟硬件設備研發及檢測、評價方法制定等內容,著力從社會治安風險等級、動態預警、綜合防控體系評估及應急處置技術研究,社會治安動態監測、預警防范、綜合處置系統集成平臺技術研究與示范,社會治安動態防范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三個方面進行科技攻關。
截至今年年初,7個課題均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使安全技術防范領域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應用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在社會治安風險、動態預警技術和公共場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方面實現了技術創新,構建了相應的數學模型,編制了輔助軟件系統,開發了擁有明晰知識產權的適應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的可信視頻數據采集設備、非制冷遠紅外熱成像設備和集成控制平臺等,整體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目前,公安部科信局已將7個課題的成果匯編成《“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社會治安動態預警、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項目課題成果介紹》;同時部分課題成果已經在寧夏銀川、江蘇南京等地的公安機關實施,效果良好。
來源:中國警察網